塑膠生產小教室(2) - 走進塑膠製造業一窺究竟(下篇)

塑膠生產小教室(2) - 走進塑膠製造業一窺究竟(下篇)

上一次我們帶您認識了塑膠加工中的一次加工,塑膠產品的製造過程不只有一次加工,
為了達到外觀的需求這些產品也會運用到再製或是再加工技術。
這次將帶您認識什麼是塑膠二次加工?以及這些加工具體在做些什麼?

 

什麼是塑膠的二次加工?

塑膠製品在製造的過程中,會依照材料、製品種類的不同而採取不一樣的製造方式。
相較於一次加工是直接將塑膠原料倒入設備中使其成型,二次加工的目的主要是針對已成型的製品再加工,
以達到預期的要求。二次加工包括各式機械加工、機械黏接、表面處理以及化學處理等方法,
常見的二次加工技術有如:真空熱成型、焊接、黏接、預合材、燙金…等。
以下我列出了常見的塑膠製品二次加工技術與方法:

真空熱成型
真空熱成型相較於一次加工最大的不同在於,其原料是使用預製的熱塑性塑膠片材。
這些片材會固定在夾具上進行加熱使其軟化,並包覆於模具上待冷卻成型。由於是此種技術為低壓製程,
因此模具材質沒有太大的限制,如有特殊需求也可考慮破壞模具。
常見的材質如PS、ABS、壓克力、PC…等,真空熱成型適用於塑膠包裝、烘焙器具、家具與內裝裝飾。

焊接
焊接是利用熱能將融化,並與其他塑膠物件接合的方法。這種製成的好處在於不需要高成本的器具就可達成良好的氣密效果,
其可分為接觸與非接觸2種,接觸焊接如摩擦焊接是以物體經過快速摩擦而產生熱能
非接觸則是利用超音波、雷射、紅外線等設備在黏合處釋放熱能以接合物體。
焊接適用於熱塑性材料和半結晶樹脂(如HDPE、PA、PP、TPO),常見的應用如汽車進氣歧管、儀表板、車燈等。

黏接
在塑膠製品組裝的過程中,黏合是最有效且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之一。
此方法會借助適量的黏合劑均勻塗抹在接合面,使各種塑膠部件結合成一件完整的塑膠製品。
黏合可用於大部分的塑膠或其他材料的組裝,其效果直接取決於黏合劑的選擇,
但也會考慮到接合面的預處理與黏合時的條件控制。

複合化
廣義來說,包含了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材料皆可稱為複合材料。複合化是將不同的材料結合,
以達到特定的應用要求。常見的複合方法有熔融法、濕法、與熱活化法。
熔融法是將材料施以熱能與壓力將其結合;濕法是採用濕式黏合劑平均塗抹,
並施加壓力使材料結合,之後去除多餘的黏合劑而成
熱活化法會將預塗的黏合層活化,並施以壓力與另一層薄膜結合,以達成複合材料。

熱合
熱合是藉由外熱、內熱和壓力使塑膠製品熔接而成。
其方法可分為用熱模或熱滾輪加熱的恆熱複合
利用高屏電場使塑膠內部分子震盪產生熱能以接合的介電熱合
或利用超聲波震盪加熱使材料熔合的超聲波熱合。

常見的表面加工處理方式

燙金
在經由燙金機在高溫加壓下,使燙金紙上的金屬部分覆蓋於產品上,使其表面具有金屬的特性。

絲印
絲印是指先製作特定的圖案網版,後再以刮刀將油墨填充網版網孔將圖案轉移至需印製的區域上。

轉印
如較為複雜的形狀就必須經由轉印達成。轉印為透過中間載體薄膜再施以壓力將圖案轉移至物品。

噴油
噴油是對塑膠製品表面或內表面進行預處理,之後再對製品進行噴塗油漆的方法。其適用於大型且不複雜的表面裝飾。

電鍍
電鍍是先在塑膠製品上塗抹一層薄薄的導電層,後再以適當的電流電鍍使其達到預期的各種結果。


至此,您已經認識了塑膠加工中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了。這些方法在塑膠製造的過程裡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腳色,
只有經過這些過程,才足以構成完整的塑膠製品成型加工與生產,將製造完成後的產品送到民的手上。